板告民族文化村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南部的三洞乡,地处水族聚居的腹地,距县城30公里。全村共有289户口1424人,分居于7个自然寨,绝大部分居民都是水族,水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8%以上。
作为水族文化的中心村,板告村有着纯厚神秘的民族文化。马尾绣、银饰品及牛角雕等工艺品做工精细,工艺独特,闻名海内外。素有“中国水族马尾绣第一村”的美誉。
村寨依山傍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主要景点有仙人桥、雪花洞瀑布、雪花洞等。
居民的生产方式以传统的小农生产为主,用牛、马作役力,用翻锹翻地,生产工具比较简易、古朴,生产的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辣椒等。
水族居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小聚居为主,全村大部分人口为“韦”姓。该村水族民居均为瓦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楼脚一般饲养家禽、家畜、存放农具,二楼住人,三楼为粮仓。
水族群众穿着以传统的民族服饰为主,妇女头包白帕,身着栏杆青衣物和雕花围腰,脚穿绣花鞋;男子则身穿对襟衣;老年人则头包黑帕,身着长袍。
水族人民以素食为主,尤其喜欢吃酸,“鱼包韭菜”、“酸汤鱼”等是民族独特的佳肴。
板告村的主要节日是“端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农历9月至10月),每年端节水族群众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同时举办传统的铜鼓舞、端坡挤马、斗鱼等文娱活动。
电话:0854—3090001
石板寨抗日旧址石板寨抗日旧址位于自治县南部的九阡镇石板寨,距县城约69公里。民国时期
巴茅巴茅,坐落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境内,距县城6公里。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
中和瀑布中和瀑布在三都县城南27公里,位于中和乡河寨村东3里外的山谷中,属拉旦河上游
怎雷是一个民族文化原生态保留得十分完好的村寨。也是一个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民族村寨。
都江镇万人坟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万人坟,记载了1855年斋教起义军反清活动的历史。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