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门古城墙(都江堰市)
灌县城墙,为原灌县县城城墙,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现存宣威门及部分墙段。2012年7月16日,宣威门古城墙列入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明弘治年间,知县胡光将原夯土城墙改为石墙,奠定了灌县县城基本格局。
城墙简史
唐宋
据《灌县志》记载:“唐、宋时城以巨木为栅。”就是用粗大的木材作栅栏,代替环城的城墙。木材容易腐朽,需要经常更换,于是到了宋朝元祐年间,一位叫刘随的官员被朝廷派到了灌县。冥思苦想后,刘随下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连属,以为界线。”《灌县志》上记载了刘随围城植柳的事:“今白沙杨柳坪至杨柳河是当时遗迹。”这样一来,既免除了更换栅栏之苦,植下的数十万株杨柳又成了围绕县城的绿色城墙。
明代到了明朝,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诏令天下筑城。于是灌县的绿色城墙被砍了,按朝廷的规定依山傍水,筑土为墙,包以墙砖,还建成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
清代及民国后来,又历经了清朝、民国,城墙时有垮塌,时有维修。
新中国成立1951年,修成阿公路,拆除北门城墙,取土垫路基。1952年,拆西门城墙,取墙砖修人民会场。1958年,拆南门城墙,修人民银行、灌口镇医院、百货公司。1968年,拆北门至烈士陵墓段城墙,修新华彩印厂。
玉垒山段保护范围:现占地范围外延5米。
西街段保护范围:城墙东端、西端、北面各向外延伸5米,南面外延至内江北侧河堤边。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位于青城山后山半山腰,再往上一点,就是后山景区最高的白云寺,这里小贩比较多。青城山白
江堰市青城山青城后山内。2008.5.12大地震时,虎啸岩崩塌,垮塌的岩石最重的一块
名称:东杨家窑包年代:唐、宋类别:古遗址地址:玉堂镇凤岐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
奎光塔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区奎光路中段,是我国现存层数最多的古塔,清道光年间县
“宝瓶寺”位于内江边,距“南寺”约200米,创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是为接待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