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沙拉村至今约有600来年历史,是汉族与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群体,既传承了古老彝族的民族特性,又融入了汉族的文化元素,现在这里居住着1500多人,有起、毛、纳、张四大姓,民间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之说,据考证他们的祖先是明朝南京人,是“洪武开滇”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据当地提供的资料显示,明朝初期,朱元璋派兵30万远征云南,军队以南京人为主,另有部分江苏、江西、安徽人,后来明朝政府鼓励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并规定:娶了彝族妇女的,士兵改归彝族;娶了纳西妇女的,改归纳西族。迤沙拉彝族自然村落就这样一代代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据介绍,迤沙拉村民居是苏皖民居与彝族民居的巧妙组合,是经过苏皖建筑师改造的彝族民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彝族人家,堂屋里只摆神龛,不设锅庄;民族民俗文化也与众不同,其风格融合着秦淮河畔的江南丝竹。
“迤沙拉村家家有院,院院相邻;门前有巷,巷巷相通。这些村道小巷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一般来说,不走过两三次,都会迷路的。”当地村民说。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
景点位置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东南端
沙坝田位于啊喇乡政府所在地西南方,距永富街约1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顺平干公路驱车约
大田会议会址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现为攀枝花市武警教导队所在地,占地3750平方
仁和区同德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占地面积七千一百三十三米,现葬有一百一十四名烈士
回龙湾洞穴遗址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布德镇,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
具有神气色彩的营盘山,坐落于阿喇彝族旅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与云南省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