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像山摩崖造像,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约10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佛像头饰螺髻,脚踩莲台,袒胸露怀,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无畏状,衣纹凸起,端庄慈祥。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称为大佛寺,又名大像寺。据崖龛内壁刻记于唐元和四年的《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此佛为阆中人何居士所刻,成于公元809年以前。五代龙德元年(公元921年),在大佛身后添刻高10.2厘米小佛4000余尊,整齐排列,工艺精巧。宋神宗元丰八年对大小佛像贴金身,宋太宗雍熙二年新建千部华法经藏楼,大佛寺敕名永安禅院。徵宗崇宁二年因避讳改为福昌院。明代复称大像寺,亦称大佛寺。寺楼多次被拆毁,现为1991年重建。大佛旁有南海观音和送子观音两尊石像,右侧有石窟两龛,内有经幢和佛像,为唐、宋摩崖造像5尊,陀罗尼经幢一处,另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24处,凿崖五穴墓一处,风化摩崖石刻不可辨认者尚有10余处,共延展150余米。左侧有大像精舍和黄家亭子等名胜古迹,占地164亩,建筑面积2735平方米。杜甫曾有咏黄家亭子诗二首:“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2013年5月,大像山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阆中市)位于阆中古城南街67号的秦家大院,是红四方面军总
石室观摩崖造像(阆中市)保护范围:南以第一层自然地势层的层脚沿为界,北以上岩层的岩脚
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阆中同成都一样,是全国兴办学校最早的
杜少陵祠是为纪念杜甫而建。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是我过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福音堂,位于阆中市杨天井街7号,又称圣约翰大教堂,系英国传教士“剑桥七杰”之一的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