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嘴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
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1980年初,柳州市博物馆罗秀英和桂林市文管会谭发胜在大龙潭周围进行摩崖石刻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总计56平方米,但除T1南部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未发掘到底。该次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比较丰富,其中,遗迹包括墓葬6座;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见《考古》1983年第9期)。资料公布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使该遗址成为探讨柳州、广西乃至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2003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文物考古队和柳州市博物馆联合对广西柳州鲤鱼嘴岩厦贝丘遗址进行了第2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8平方米,共发现陶片、石器、骨器以及石核、废石片等千余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2006鲤鱼嘴遗址作为旧石器至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
“大成”二字出自《孟子》,赞孔子是位集大成的思想巨擘。文庙大成门在宋代初年叫仪门。至
窑埠古镇,柳州十大重点工程,百里柳江点睛之作,位于东堤南路,蟠龙山下,享CBD核心地
柳州文庙崇圣堂位于厚德明伦堂后方,高28米,长41米,宽33.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
柳州文庙厚德明伦堂位于大成殿后,上方下圆,重檐赞顶尖,灰色琉璃瓦,高22.5米,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