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观又名天师观,位于公安镇塘贝村白云山麓,始建于汉永寿元年(155年),传说为张道陵炼丹之所,历代屡毁屡建。明洪武二十五年重建丹霞观,后又在观侧及观前相续建起“益公祠”及戏台,1958年均被毁,1986年当地群众集资在原地重建丹霞观及戏台,丹霞观依山傍水,座西向东,两进三间,宽11.7米,进深23.3米,高12米,砖木石结构,观进内有供奉神灵的殿堂,斋醮祈祷的坛台和讲经诵经三室组成,天井两侧有望楼台榭,殿堂供奉张天师神像11尊。观四周群峰环抱,山环水绕,树木荫翳,风光秀丽,环境幽雅。
清光绪十六年修的《富川县志》记载:张道陵字辅汉,汉留候入业孙,生会稽天月山,善以符水治病,隐于富之白霞-,至桓帝永寿元年徒云台峰,白日飞升人即其地,调之曰:“丹霞观、丹灶,药臼至存焉”,宋范纯仁谪贺州,东坡与书云“丹霞观张道陵遗迹果有良药异中乎?”“盖自昔传之矣”。可见早在宋朝苏东坡也曾问过丹霞观张道陵在此炼丹之事。而在碧云岩的摩崖石刻诗题上也有两首宋、明时期诗人留下“汉时真人已驾鸿,空留洞府旧山中”等诗句。说明历史上也许曾有此事。
玉坡村玉坡村地处钟山县城25公里的燕塘镇,座落于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之中,该村依山傍水,
玉坡恩荣石牌坊玉坡恩荣石牌坊,位于燕塘乡玉坡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廖世德(号
花山水库风景区花山水库风景区位于县西北33公里,花山瑶族乡境内,拦截思勤江支流大花江
贺州龙井古民居距离市区9千米。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一个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的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和碑刻是钟山比较多的历史人文现象,最有特点和意义的有几处,即反映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