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村古建筑群,在海珠区华洲街龙潭村,含兴仁书院、东湖祖祠、旌表节孝牌坊、迎龙桥、利溥桥、汇源桥、康济桥。龙潭村位于海珠区东南部,远古时是古海海底,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才渐渐浮现为陆地。在清代,龙潭村属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河南堡管辖,慢慢发展壮大,成为珠江南岸一条有名的水乡村落。但令龙潭村声名远扬的,是一位叫白纶生的慈善家,他使龙潭村拥有了广州唯一一个慈善牌坊,村里的白氏宗祠,也是广州市内清代建筑中保存最完善的。此外,龙潭村沿河还有黄氏大宗祠等多座祠堂,百年细叶榕也遍布村中,堪称一景。
潘氏大院位于海珠区海幢街道南华中路231号。先有南华西街,才有海珠区,这条幽静的街道
波楼位于海珠区洪德路海天四望街波楼3号。波楼旧日的正式名称是“粤海关俱乐部”,位于海
潘氏家庙位于海珠区同福西路龙庆北2号、龙溪南首约17、19号。2015年8月19日,
牌坊近似牌楼,本是用来装点或庆贺用的建筑物。但在封建社会里,牌坊却是崇高荣誉和权威的
爪哇堂厚重朴实的砖楼,历经近百年沧桑,沉淀着自己的历史。西北区555号的爪哇堂,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