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增城正果镇白面石村,一个建于半山腰的小院建筑,院内有东西两排,每排4间瓦房,院子四周有围墙.曾于1940年4月~1942年5月,作为增城,龙门,博罗三县中共县委所在地,主要领导增城,龙门,博罗等地党组织开展工作,为广东东江地区抗日斗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被定为增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宏扬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正果镇政府于2006年开始对该址进行修复,投入资金近50万元.修复工程以“建新如旧”原则进行,重建的“中心县委”完全尊重旧址的原貌,建筑风格仍按照以前的客家土楼四合院的样式,室内布局仿照旧址,甚至重建用的部分砖,木柱等材料都是旧址原来的,以尽最大限度使建成后的“中心县委”旧址保持原貌,以保证革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共产党增城,龙门,博罗中心县委员会(简称“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是在抗日战争处于困难时期存在的党组织.1940年4月,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遵照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精神,在中共增城县委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对增城,龙门,博罗三个县的党组织实行统一领导,它领导增,龙,博三县的广大党员和人民跟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英勇的斗争.1942年5月,发生了中共粤北省委被破坏事件,广东省内各级党组织再度处于隐蔽活动阶段,按中共前东特委的指示,撤销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在它存在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对领导班子进行了两次调整,先后由郭大同,郑重,钟靖寰担任书记.1940年4月至1941年2月它归中共东江特委领导,1941年3月至1942年5月归中共前东特委领导.中心县委住地一直在白面石.它下辖中共增城沦工委,中共龙门工委,中共博罗县委和三个区委:中共正果区委,中共派潭区委,中共福和区委.
华南抗日第一-战场遗址据考证,华南抗日第一-是在正果白面石村打响的.1938年10月
增城宁远楼位于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
在新塘竹园村里,有一幢两进的大房子,一棵被当地人称为“富贵子树”的大树长在房子的中央
崔太师祠位于增城区中新镇坑背崔屋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
增城白面石抗日烈士纪念亭位于正果镇白面石村,白面石与乌头石交界处,该亭是爱国人士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