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屏公祠
首页景点 广东 东莞 东城街道 南城街道 万江街道 莞城街道 石碣镇 石龙镇 茶山镇 石排镇 企石镇 横沥镇 桥头镇 谢岗镇 东坑镇 常平镇 寮步镇 樟木头镇 大朗镇 黄江镇 清溪镇 塘厦镇 凤岗镇 大岭山镇 长安镇 虎门镇 厚街镇 沙田镇 道滘镇 洪梅镇 麻涌镇 望牛墩镇 中堂镇 高埗镇 松山湖 东莞港 东莞生态园
礼屏公祠
景区介绍
礼屏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礼屏公祠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礼屏公祠位于虎门镇村头村,是目前虎门规模最大、叠砌最精、保存最好的祠堂。礼屏公祠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占地面积607.4平方米,正门前面宽18.07米,左边长9.97米,右边长40.17,后面宽15.2米。祠分两路四进,中有青云巷。左路面阔三间,前三进为头门、中厅、后厅,前后天井两侧均有连廊;最后一进(北厅)为单独院落,以两侧门自青云巷及左侧街巷进出。右路由于改建较多,关系较复杂,但基本的格局仍可辨析:三进,自天井侧向进出。纵向轴线上建筑除第四进厅外嵛为硬山屋顶形式,第四进厅(北厅)与其它连廊等为卷棚顶。四进屋脊各不相同,越后越低,最后一进为卷棚,无脊,脊式为龙舟形,其上下不立鰲鱼,头门南面垂脊前立有狮子。屋脊造型弧线连贯自然,灰塑造型细腻逼真。梁架为广府地区清代典型瓜柱抬梁形式。墙体砌块为青砖,外墙使用磨砖对缝工艺,材艺均称上乘。礼屏公祠用料精良,加工精细,设计大方,繁简得宜。精工而不感奢靡,质朴而不觉粗糙,平实大度,文质彬彬。在用料、设计、施工各方面均可圈可点,不落俗套。

卢赓扬,名五根,又名五根,字仪朝,号礼屏,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村头村人,生于道光己丑九年(1829年),光绪甲申十年(1884)病逝于广州,享年五十六岁。他二十二岁时离乡往美国金山矿场当挖金工人。经过六年艰苦劳动,大有所获,于是结束艰苦的异乡生涯回归故里。卢礼屏虽然身为富豪,但生平自奉甚薄,克勤克俭,唯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付出巨大爱心。同治年间,已成为省港知名富豪绅士的卢礼屏,捐出大量资金为族人修祖坟、建祖祠、接济亲友,同时捐建溥善堂、育婴堂、施医济药。同治十三年(1874年)被推荐为香港东华三院总理,光绪四年(1878年)向港督(轩尼斯)申请创建保良局,并荣任首届总理,保良局是香港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慈善机构之一,其宗旨是“保赤安良”,并为香港社会提供多种社会福利服务。礼屏公生养子女十三人,其中五男八女。长子绍勋(佐臣),次子承勋,四子鼐勋,五子鼎勋,分别从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卢根家族至今已传至第七代,子孙遍布海内外及世界各地,在科技、文化、经济领域中均有建树,为社会作出贡献。

礼屏公祠已于2004年被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卢赓扬,名五根,又名五根,字仪朝,号礼屏,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村头村人,生于道光己丑九年(1829年),光绪甲申十年(1884)病逝于广州,享年五十六岁。他二十二岁时离乡往美国金山矿场当挖金工人。经过六年艰苦劳动,大有所获,于是结束艰苦的异乡生涯回归故里。卢礼屏虽然身为富豪,但生平自奉甚薄,克勤克俭,唯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付出巨大爱心。同治年间,已成为省港知名…… 卢赓扬详细信息++

周边景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