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战斗遗址
首页景点 广东 东莞 东城街道 南城街道 万江街道 莞城街道 石碣镇 石龙镇 茶山镇 石排镇 企石镇 横沥镇 桥头镇 谢岗镇 东坑镇 常平镇 寮步镇 樟木头镇 大朗镇 黄江镇 清溪镇 塘厦镇 凤岗镇 大岭山镇 长安镇 虎门镇 厚街镇 沙田镇 道滘镇 洪梅镇 麻涌镇 望牛墩镇 中堂镇 高埗镇 松山湖 东莞港 东莞生态园
榴花战斗遗址
景区介绍
榴花战斗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榴花战斗遗址位于东莞市石碣镇刘屋村桑园下,是一块约200亩左右的田畴。

1938年10月,日军发动入侵华南的战争。12日在广东省惠阳县的大亚湾登陆。10月15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组建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日军占领惠州后,于19日占领石龙,莞城危在旦夕。同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由东莞社训总队政训员何与成、副总队长颜奇率部分抗日模范壮丁队和壮丁常备队共200余人开赴石龙附近东江南岸的榴花、峡口、西湖、京山一线设防,阻止日军渡河向莞城进攻。抗日模范壮丁队和壮丁常备队在峡口、京山、鳌峙塘等地鏖战20多天,毙伤敌人数十人,狠狠地挫伤了日军的锐气,大大增强了东莞人民抗日的信心。

模范壮丁队与常备队获悉在石碣镇一带屡有日军--虏掠,肆虐村民,队员们人人摩拳擦掌,愤恨异常,纷纷要求过江杀敌,最后经过颜奇、何与成的详细考虑,决定过江与石碣的群众一道打击日军的猖獗活动。颜奇主要负责军事工作,何与成负责动员群众。何与成每晚带上几个战士渡江来到刘屋村,向村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号召村民抗日,并帮助组织了一支刘屋抗日自卫队。11月13日拂晓前,何与成、颜奇率领40多名队员从峡口渡过东江河来到刘屋村边设伏。上午9时,在刘屋村边与一队日军骑兵遭遇。队员们在刘屋抗日自卫队的配合下,集中火力向日军马队射击。日军骑兵遭此突然袭击,边策马奔驰边用-还击。战斗异常激烈,日军骑兵包围了桑园下,抗日队伍利用田埂作掩护,钻进稻田,继续与日军浴血奋战。战斗僵持至中午,日军不知虚实,不敢恋战,带上几具尸体向石龙方向逃遁。这场战斗,模范壮丁队牺牲了王尚谦等11人,刘屋抗日自卫队牺牲了刘镜辉等11人。战斗结束后,东莞中心县委发动群众在莞城召开了数千人的追悼大会,悼念牺牲的烈士,动员群众继续抗日杀敌。这场战斗,史称“榴花战斗”,是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对入侵日军的一次较早的有组织的抵抗,它打响了东莞人民抗击日军的-声。

昔日的战场,今日碧水蓝天,林木青葱,绿草幽幽。人们没有忘记历史,用围墙围起这一块记载着悲壮故事的土地,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石碣镇委宣传科教办唐满全、袁汝坤)

石碣镇:石碣镇地处广深走廊中间和东莞市北面,与市区隔江相望,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乡,被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为“东江之珠”。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社区),户籍人口4万多人,新莞人18万人。 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102亿元,人均4.81万元(按常住人口计),人均水平在全市排第3位;工农业总产值373亿元,人均17.58万元(按常住人口计);上…… 石碣镇详细信息++

周边景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