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
首页景点 广东 东莞 东城街道 南城街道 万江街道 莞城街道 石碣镇 石龙镇 茶山镇 石排镇 企石镇 横沥镇 桥头镇 谢岗镇 东坑镇 常平镇 寮步镇 樟木头镇 大朗镇 黄江镇 清溪镇 塘厦镇 凤岗镇 大岭山镇 长安镇 虎门镇 厚街镇 沙田镇 道滘镇 洪梅镇 麻涌镇 望牛墩镇 中堂镇 高埗镇 松山湖 东莞港 东莞生态园
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
景区介绍
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位于大岭山镇太公岭村大岭顶,GPS坐标:北纬22°55'11.6",东经113°48'48.5",海拔高程36米。

该遗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太公岭邝氏家族十六世祖邝洪裕所建。面阔11.60米,进深29.07米。砖木石结构,三间二进合院布局,硬山顶,抬梁与穿斗结合式梁架,首进设两塾台,两廊围墙为镬耳式,公祠左侧山墙嵌刻《建造洪裕公祠碑文》。

1938年1月,中共东莞中心支部派张英到大岭山开展工作,张英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以太公岭村为中心,向四周的乡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工作,训练壮丁,在各村组建自卫队,同时建立中共支部,发展党员,在太公岭村建立了一个交通接待站,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938年初,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此训练抗日青年。同年12月,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委员、抗日模范壮丁队队长王作尧带领60多名队员,从屏山、水口来到大岭山,当晚进驻洪裕邝公祠。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70多人挺进大岭山,第一晚住在洪裕邝公祠,在这里整训了4天后开往大环。

1941年10月7日,洪裕邝公祠二进院被国民党顽军烧毁,20世纪50年代初期,村民在原址重建时改变了公祠二进院的原貌。后期因生产活动的影响及年久失修,遗址损坏严重,成为危房。

2004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洪裕邝公祠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岭山镇:大岭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95平方公里,辖下23个村委会(社区),全镇4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4万人。大岭山地处经济活跃的珠三角黄金腹地,位于东莞“三位一体”大市区的中心,毗邻香港、澳门,地理位置优越。新107国道、石大路、厚大路、连马路贯通全镇;广深珠高速、莞深高速、常虎高速、龙大高速度均在镇内(旁)设有出口;跟常平火车站、虎门港、宝安机…… 大岭山镇详细信息++

周边景点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