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28日,东莞、石龙、宝安三地中共党组织在东山庙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以东莞、宝安交界的东山为中心,向东莞、宝安邻近发展,实行武装割据,进行土地革命。东莞、宝安两县的县委负责人进驻了东山,在东山庙设立领导机关。两县党组织领导的部分武装队伍,也开进东山。党组织按照红军制度,对集中的武装编为红军建制,准备从游击战争入手,扩大红军和赤卫队组织。他们一方面派人做瓦解国民党军队的工作,试图发动士兵起义;一方面深入东山附近农村,散发宣传品,宣传土地革命,惩办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和-分子。由于当时--严重,-军队步步紧逼,红军部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弹药给养无法解决,群众也未能发动起来,因而被迫停止武装割据,疏散了人员和武器。
在抗日战争期间,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也曾驻扎东山。1938年11月,日军扫荡东莞,王作尧、袁鉴文带领东莞抗日模范队50多人转移到东山,驻扎在屏山侧的东山庙,年底再转移到东宝边界嶂阁。
现存的东山庙是1996年重建的,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建有庙堂一间,屋顶用瓦铺盖,墙用红砖砌成。庙前仍遗留当年供游击队员饮用的流水井一口,井水甘甜可口,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亲尝一口,体验当年游击队的生活。
大朗镇:大朗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位于东莞市中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村),户籍人口6.8万人,流动人口40多万人。大朗在农业年代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美誉,近年来分别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电子0、全国爱卫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国家卫生镇”称号,还获得了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先进镇、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大朗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