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解放前夕,鳄湖历经三百年风雨,虽有一些有识之士解囊修整,但无多少改观。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鳄湖的整治修茸。使之旧貌换新颜。
1983年春,河源县、城镇两级人民政府筹资扩建鸣凤桥,桥面拓宽为11.2米,铺上水泥,栏杆添列两旁,种树栽花。桥中凉亭按原貌修茸一新,亭顶为钢筋水泥结构,碧瓦飞檐,风貌别致。石柱上镌刻着两副阮啸仙烈士岳父徐国冠遗作楹联,东面联是:“倚槛面梧光回亭院疑楼凤,凭栏把钓浪激池塘近化龙”;西面联为:“亭可纳凉热客何妨留印爪,桥当大路丈夫过此便昂头。”
1990年,在河源市人民政府支持下,源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城建指挥部,筹资250多万元,兴建街心花园和整治鳄湖。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施工,拆迁了人民路南面的所有建筑,使人民路、邝屋塘、东门塘联成一体,辟为一个面积达到二万平方米的鳄湖公园。湖的四周垒起护坡墙;东面修成一条宽敞平直的湖滨林荫大道;西面修成一条供游人散步的花卉路。以鸣凤桥为中线,左右两分湖分别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的湖心岛。北边湖架设六曲平桥,通岛中企业家邝维芳先生捐资兴建的六角凉亭;南边湖是石砌拱桥,直通小岛。
在人民路的南面鳄湖畔建成街心花园。花园两端竖立高达24米的高架太阳灯;花园中间置有石桌、石凳、球形路灯。
千禧年钟声敲响,刚跨进二十一世纪,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源市人民政府,加强了市政建设,在鳄湖中设置了游艇,建造了喷泉。斥巨资整治打扮了化龙路、太平街。“太平风情街”、人民路焕然一新,与鳄湖公园联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