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塔座落在吴阳镇塔脚村。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吴川县令周应鳌于江海河流处建此风水塔,谓之“笔塔凌霄”。又因特思山(俗叫尖山)、丽山远揖塔前,定名“双峰塔”。塔为平面八角形,七层,高23.15米,第一层直径9.8米。塔身为壁内折上式,各层设假平台。塔基为石板雕花装饰,高1米,塔边棱角处嵌有石雕托塔力士,形象古朴,姿态各异。
至于建塔原因,据晚清举人吴宣崇撰写的《重修江阳书院碑记》记述,其中有:“江阳书院者,前明万历二十七年,泰和周公应鳌,谪宰吴川时建也,吴川山水泄于限门,周公用形家言,塔于此。复即其下建书院。所以振兴人文者,厥意甚盛……”由此可见,双峰塔与江阳书院均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当时县治周应鳌(江西吉州泰和人,丙戌进士)接受市民意见,听用堪舆师之言,认为吴川江水自西入县,从限门排泄出大海,此属地气不蓄,人民生活很难富裕起来。于是,周应鳌主持在限门江海交汇处附近建塔一座,用来镇守吴川山水,以促兴经济。之后,又在塔前建江阳书院,兴教化、育人才。
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吴川张炎故居位于吴川县塘掇镇樟山村。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为红砖、混凝土构筑的二层楼
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原称“梅镇古庙”,建筑面积约770平方米。1992年群众集资重建
陈兰彬故居,座落于吴川市黄坡镇黄坡村。建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二进砖木四合院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位于吴川县梅菉镇先锋街的营盘。为高州镇台下设专管梅菉
林召棠故居位于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拱门巷。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砖木结构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