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玉泉寺,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据光绪三年《善化县志·卷之三十·祠庙》关于天妃宫记载:昔名玉泉寺,建自明初。雍正九年,藩宪张创修,改名天妃宫。乾隆五十四年,众姓重修,四抵均以墙基为界。嘉道年间,累有修造。咸丰二年,兵焚复修。光绪三年,柱栋被蚁。众复捐建,轮焕一新。详察玉泉寺(天妃宫)易名沿革,即1731年(雍正九年),长沙府布政使张凤仪(下属尊称藩宪)维持玉泉寺时,增塑天妃圣像,并按其所好,将玉泉寺更名为天妃宫。
玉泉寺一代又一代的僧人,秉承佛祖慈悲济世精神,-利生,普度有情。历经了600多年钩沉风云,仍佛号绵延,焚香绕梁,正法久住无息,香客络绎不绝,使之成为长沙市一座具有重大影响的佛教古寺。2004年,因为城市建设需要,市委第十届135次常委会议作出易地重建的决定。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在新开铺铁路桥处过渡,并恢复玉泉寺原寺名。经过住持坚愿法师的不懈努力,2005年9月,市民宗局会同相关部门,草拟将玉泉寺迁至长沙金盆岭的想法蓝图。2006年市政府批准了市规划局《关于解决玉泉寺规划用地规模有关问题的请示》,行政划拨了12.395亩土地。2009年2月,由圣辉大和尚亲自主法,各级领导拨冗莅临,诸山长老额手相庆,有缘缁素见证法喜,举行了隆重的寺院新址奠基典礼及法会。
景点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书院南路玉泉寺站(南湖路隧道口往南三百米)。
联系电话:0731-82221784(座机)
南宋年间,儒学名臣张栻随父张浚迁居潭州(今长沙),常到长沙城南的妙高峰下游玩览胜,此
猴子石大桥的桥头有一座猴子的雕像,横跨湘江,连接河东河西。湘江上的第三座大桥,在南郊
作为较早的民间博物馆,“中华老字号”玉和醋博物馆2010年开馆,位于坡子街近湘江口。
太平粮仓原名乾益升粮栈,最初为清末长沙富商朱昌琳(原国务院总理-之曾祖伯父)于咸丰年
培荣书屋是以汪涵父亲的名字,取父亲“培荣”之名,表达对父亲的敬重,也是汪涵送给父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