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古城址。1957年3月,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于方志记载的古罗城遗址进行调查,确定城址在汨罗市河市乡(今河市镇古罗城村)一个小土洲上,四面环水,其东临汨水,西南面紧靠李家河,西北两面挖有便河,北面则是李家河与汨水相汇合处。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9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轮廓保存比较完整。墙面宽度一般为14米,高约3米,全部用黄土筑成,版筑痕迹已不十分明显。城内可见文化层断面,出土大量绳纹瓦片,有筒瓦和板瓦。另一处有大量灰陶和红陶陶片,器形有鬲、豆、罐。鬲的外壁往往残留炭末和烟炱。根据上述出土物分析,其时代为东周。又据方志记载,罗、糜等国春秋早期均在湖北枝江附近,后被楚国所迫迁至湖南。《汉书●地理志》:“长沙国罗县”,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
任弼时故居,位于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
汨罗山古墓群(屈原墓),位于汨罗江北岸屈子祠镇双楚村、永青村境内的汨罗山上,自战国起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汨罗市境内,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
罗水女子桥,位于汨罗市古仑乡黄道村。相传古代一女乞丐在此求渡遭拒后所修,故名“女子桥
崇善寺是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寺院,它创建于明末清初年间。湖南省湘阴县志记载,汨罗红花山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