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勃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宋王安石诗联"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均指此峰,因而名扬天下。古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即在此处。南朝梁天监十二年(513),山上建云禅寺,隋改名为雁峰寺。唐建寿佛殿,供无量寿佛像。明修有望岳亭、宫室寺、此君轩、望江楼等。清建大雄宝殿、大悲阁、摩云舍、望雁楼、指月寮等建筑。峰前有烟雨池,"雁峰烟雨"为古城衡阳八景之一。1944年,日军侵入衡阳,山上古林殿阁惨遭焚毁,仅存一座寺门和半间佛殿,寺门上"上达"二字相传为清代一高僧所书。1985年,回雁峰被辟为公园,占地约0、19平方公里。峰前新开辟的雁峰广场中心建有大雁雕塑,高10米,为衡阳市城徽。广场正面是一座雕梁画栋的仿古门厅,匾额"南岳第一峰"为赵朴初题写。峰上重修望岳台、雁峰寺,复原观天池、此君轩。峰顶新建曲廊、雁壁、雁亭、碑廊、茶榭、寿佛殿、观音殿等。
衡阳保卫战——衡阳市抗战旧址群位于衡阳市雁峰区、蒸湘区,年代为1944~1946年。
接龙塔在城南。塔高五层,底层有南北二门,塔身由方石砌成、清康熙年间,衡阳县丞周某倡修
靠近湘江之滨,在衡阳湘江上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附近。立在回雁峰,不仅可俯瞰大桥,还可纵
营盘山公园伴山而建,内有自然泉,山水之间更显自然;既有黄巢牵马美名相传,又有史书记载
衡阳抗战纪念城位于衡阳市雁峰区先锋路103号岳屏公园内。1944年,长沙沦陷后,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