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襄樊市地名志》记载,荆州街在襄阳城内东部,北起大北门,南至运动场路,长1.35公里,宽5-24米。明朝在北段建有拱券门(1996年拆除),门额书写“荆州古治”,因东汉荆州牧治所设襄阳,故名荆州街。清代守备司衙门驻过这里,曾改名为守备司街。解放前是国民党襄阳县党部、县政府驻地。解放后为中共襄阳地委、襄阳地区行署驻地。1983年地市合并,改为中共襄樊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地。2006年襄阳市委市政府机关由荆州古治街搬迁至檀溪路,这里成为襄樊市人大常委会、政协襄樊市委员会所在地。
襄阳政府按传统营建方式,将荆州古治券门损坏的墙体予以修复。新建券门。券门,即古代打仗时,士兵登城防守的偏门。新修的券门高5米,宽3.95米。而旧券门两侧曾损坏的墙体则用玻璃橱窗予以保存,从外可直窥老墙体的岁月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