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寺
灵鹫寺建于晋朝,殿宇宏伟,共有六重,第一重为戏楼大院,第二重是韦陀四大天王殿,第三重是三尊佛殿,第四重为罗汉祖师殿,第五重为方丈禅房,第六重供坐佛一尊(高达10米),旁边有财神殿、百子堂,后面有经堂数十间。常年香火旺盛,是江南一大寺院。
传说,晋朝有一位游方和尚灵鹫,坚持40年为逃入武陵山的难民指点迷津,并耗尽终生化缘之钱物,其功德无量。后天下太平,原入山之人出山访灵鹫和尚,从当地人口中得知他与世长辞,便广捐财物,在埋葬他的前山,修建起一座大寺庙,取名“灵鹫寺”。60年代,修建洈水水库时被毁,重建中的灵鹫寺位于清神路旁的降盗岭上。
灵鹫寺是松滋最早的寺院,被誉为“楚南名刹”,于民国年间毁于战火。1997年经市0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择地40亩,按原貌复建。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赠额,著名佛道高人昌明法师题写寺名。修复后的寺院三面环水,四周苍松翠柏,大有灵山秀水之气势。寺院特有的寺宙古建,梵宇庄严,巍峨壮观。寺内金碧辉煌,内涵深邃,佛像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1943年5月,原-第51师步兵151团在团长王昌奎的率领下,在街河市牛长岭地带,与
中国工农红军干部培训学校之沙岗镇列宁学校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沙岗镇公议村。鄂西
松滋撤县建市之际,博物馆在图书馆一楼,精心筹备的由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的“贺炳炎同志纪
九岭岗农民起义纪念地位于洈水镇双狮、北闸、九岭村。主峰秀才淌,向南延伸18条岗、九条
洈水旅游风景区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2.8平方公里。这里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