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址位于新县新集镇杷棚村,共有房屋19间,分前后两排,每排5间,与东西两侧各3间横屋组成一大四合院,大门开在前排正中,西侧另有3间厨屋。旧址座南朝北,背靠山岭,面临池塘,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18平方米,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1995年,新县文管会争取河南省人民银行拨款25万元,将旧址按原貌修复,并辟为河南省金融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印科始建于1930年,当时由湖北黄陂的印刷技术工人芦楚桥、芦汉桥兄弟二人带了两台石印机,到河南潢川、息县一带做石印生意,途经根据地时被特苏政府说服留下,为红军服务。于是,特苏政府就在其所在地箭厂河乡杨畈村成立了石印科。1931年春,迁到新集附近的杷棚村。
石印科创建时仅有两台石印机,20余名工人。后来红军打开商城等地又获得几台石印机。设备多了,人员也陆续增加到60多人。它的任务开始是负责印刷苏维埃-、传单、宣传品、捷报等。后来随着苏区建设事业的发展,石印科的任务越来越多,除印刷《红旗》、《列宁报》、《苏维埃》、《红色战士》、《红军报》、《战斗报》、《少年先锋报》、《赤色儿童》等报刊外,还印刷列宁小学课本、工农识字课本等。那时,因敌人经济-,各种纸张特别困难。1931年,红军活捉敌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通过他的关系搞来许多纸张。石印科又为苏维埃政府印刷货币,币值有“壹元”、“伍角”、“壹角”等面值券,图案美观大方,正面印有列宁像和“鄂豫皖省苏银行”及“凭票兑现、全国通用”等字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深得群众拥护和欢迎。
1932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出苏区,石印科停止工作。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它为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唤醒人民觉悟,以及繁荣根据地的经济文化事业,苏区的货币政策服务等等,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鄂豫皖边区红军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统一的服装。特区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在新集城北洞下坪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及三十一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新县陈店乡程七湾村。1928年7月下旬,
将军石游览区位于新县泗店乡西南部的狮峰顶山麓。一条山脊自巍巍将军石绵亘而下,地势开阔
鄂豫皖区赤色邮电局旧址位于新县城首府路南端。1931年7月,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修善关,位于卡房乡卡房村土门东南方向,左有老君山,右有三角山,两山耸峙,关扼要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