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位于淮阳城西北隅,陈人为纪念包拯而建。据载记,明成化年间,知州戴昕建祠。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知府包敏、知县张世濂重修。正殿两侧有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肠。”道出了人民赞扬包公的心声。包公在知开封府尹时,相传包拯奉旨下陈州放粮赈灾,在陈怒铡了皇亲四国舅曹虎,为陈人除了害,申了冤。淮阳立有《四贤祠碑》载:“包孝肃公有功吾陈也。持节发菌,痛抑豪右,所全话陈民数万”。陈人世代不忘包公恩德,在永箦食内故建祠祭祀。
双冢遗址位于县城东南王店乡双冢村北侧,北距平粮台古城址1.5公里,东临蔡河,是一处含
太虚观太虚观位于县城东3公里的大连乡董阁村,据文献资料记载,淮阳太虚观(董阁庙)始建
八步桥八步桥位于县城东北隅八步桥村,八步两座桥,今桥尚存。八步桥一侧的三大士寺院,香
平粮台古城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
思陵冢即是三国时魏封陈王——曹植之墓居。《河南通志》记载:“曹植墓在陈州南三里,魏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