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塔,史称唐塔,原名大觉寺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碑记为“尉迟敬德监建”,距今已1300多年。原塔为八角密檐式砖石结构,青砖到顶,飞檐挑角,角系铜铃,塔身13级,第一级南北各一门,其上每一级一南门,顶有相轮,全塔高约36米。明代维修时,吏部尚书-撰有《重修大觉寺宝塔》,并刻石竖碑。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元月地震,大觉寺塔裂;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五月地震,塔圯其半,1957年,因塔身破损严重,有倒塌之虞,报省批准,将地表以上塔身拆毁。
山东滨州市
八角十三层楼阁式海丰塔就坐落在河花湾南侧,与清代学堂相临;五子闹佛塑像坐落在海丰塔旧
无棣县黄河岛水利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境内,依托秦口河、套尔河、黄河岛水库而建
大觉寺,是位于古无棣县城东南的一处佛教寺院。明杨魏《海丰县重修宝塔记》记载:“大觉寺
马谷山又名大山,位于无棣县城北三十公里的大山镇境内,呈圆锥形,海拔66.2米,占地面
大河口位于无棣县城北70公里处,漳卫新河在此处入海,北倚茫茫渤海,西傍在建的全国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