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座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136号,属秋收起义专题性纪念馆,始建于1977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线160米,现有馆藏文物33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8件。管辖全县60余处革命旧址,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馆标由秋收起义时师部参谋、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者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题写。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中国革命,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会议确定由毛译东同志在湘赣边组织和发动秋收起义。修水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第一师第一团团部驻地,是我党公开打出的武装--反动派的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纪念秋收起义50周年之际,1977年9月,该县兴建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维修了一师师部和一团团部旧址并对外开放。
建馆以来,纪念馆接待观众百万人(次),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秋收起义精神的重要阵地。纪念馆先后被九江市人民政府、0中央宣传部、0江西省委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10月份,秋收起义修水策源地被评选为百姓心中的“江西十大红色景点”之一;
2005年修水县秋收起义纪念地系列景点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3个部门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延伸阅读:
·中国国家三级博物馆
坂尖位于何市东北部,与黄港、黄沙两镇交界,山势雄伟,景色秀丽。集儒家文化,道教思想,
始建于唐(公元800年)的文峰塔是修水县璀璨历史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千年县城的象征。
渣津万寿宫,是渣津境内最大的古建筑,始建时间无考,当在渣津形成街市之时,原称“灵剑仙
渣津是修水县西部重镇,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殷商时期古艾侯国都城所在地,是第二次
黄庭坚墓坐落在双井村西南,墓茔坐北朝南.黄庭坚(1045—1105),北宋治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