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戒坛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开后为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始筑戒坛,遂称甘露戒坛。现存建筑系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似蜘蛛结网,结构复杂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有24尊木雕 飞天,身系飘带,手持乐器、鸣鸣弹奏,翩翩飞翔,与大雄宝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又是研究闽南古乐南音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据说,全国佛教寺庙 唯有北京戒坛寺、杭州昭庆寺和泉州开元寺尚保留着戒坛的建筑规制。
景点位置
泉州市西街开元寺内
新四军特务营北上抗日出发地位于鲤城区南俊巷承天寺内。1937年8月,中共闽工委与国民
“麒麟壁”矗立于开元寺西塔旁边东北侧,原来放置在城北大城隍庙前,“文革”期间因建学校
泉州市晋光小学礼堂位于鲤城区南俊路泉州市晋光小学内。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共产党人
泉州府城隍庙,祀韩琦为城隍神,座落于泉州市区模范巷与县后街交界处(今新村小学),俗称
中山街是骑楼式建筑,于上个世纪初兴旺发达起来,现已经渐渐成长为繁华的商业街。曾有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