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奉旨迁界”崖刻位于永和镇古厝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
古厝“奉旨迁界”崖刻清代镌刻,位于古厝村前一巨石的东南面,坐西北向东南,其上竖刻两行四字,左侧为“奉”字,右侧为“旨迁界”,楷书,风化较严重,字迹依稀可辨。该摩崖石刻反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满清政府为了阻断郑成功与沿海百姓的联系,实行野蛮的“迁界”政策的历史。
2013年2月5日,古厝“奉旨迁界”崖刻被公布为晋江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主体向外各10米。
古厝村:古厝,原称许舍、许厝,追本溯源,根生颍川。公元1375年,古厝村开居一世祖陈氏参伍公为避战乱,携带家眷,迁居至陈邑(即许舍),因其子战乱失散,养外孙许源浚为亲孙,俗称“外甥承母舅”,照穆谱列三世祖。为念其祖渊源陈、许血统关缘,陈氏子孙把陈邑称为许舍(厝),故有许厝好许,不姓许而姓陈的俗语传说。民国廿四年(即1935年)重修族谱时,为不叠复他乡名称,以免错递通…… 古厝村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晋江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施琅宅、祠在施琅出生地晋江市南龙湖衙口村。施故里宅、祠明末清初已毁无存,康熙二十六年
在通往清源山弥陀岩的石径右侧,也是首个山腰平台,竖立着一方“第一山”碑刻,是宋代大书
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位于金井镇围头村,年代为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围头
石圳成美小学校舍位于金井镇石圳村石圳华侨中学内,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石
蔡厝蔡妈贤宅位于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蔡厝蔡妈贤宅建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