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
1936年10月底,闽中红军游击队从庄边山溪转移到宁里隐蔽,并决定把宁里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为抵抗国民党军“围剿”和保卫宁里,政委刘突军率游击队在宁里后山制高点修建一条战壕,作为游击队的重要军事设施。抗战胜利后,闽中地区作为福建省委领导开展抗日反顽斗争的中心,尤其是受苏澳、东吴、科任等事件的株连,成为国民党当局“清剿”的重点,他们调动大量--,在闽中到处滥捕滥杀。闽中党组织和游击队已于1941年初迁出的宁里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全面“清剿”。1945年10月,胡季宽率一个保安团200多人在红军战壕上修建碉堡,设立炮台,捕杀革命群众。
宁里红军战壕旧址为深0.5米、长40多米的战壕。
李制干祠(李富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东墩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李制干祠(李富祠)
巩溪宫巩溪宫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广宫村洛阳山麓,创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由进士
闽中支队兵工厂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车口村外坑自然村。贵峰岩座落于瑶山、车0-界
抄砸陈湖泉豆饼行遗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西街道南宫口路122-136号。1929年9月
涵江江氏民居位于萩芦镇梅阳村新厝自然村。为清监察御史江春霖(1855-1918)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