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沁后村过山自然村。
省三小学(现沁后小学)创办于1910年。1929年,莆田地下党在该校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同年秋,蔡拱北接任校长后,在该校建立了秘密交通站,负责接待护送往来的革命同志、传送情报等任务,是山区与平原之间的重要联络点。1930年底,外坑苏区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福建省委巡视员兼特委书记邓子恢等同志在外坑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马备带领下往白沙东度老区转移到王纪修家,再由王纪修派8名红军战士护送到梧塘沁后省三小学交通站。同年12月29日,邓子恢在该校召开中共莆属特委扩大会议,决定撤销红军第二支队,张威等4位军事干部仍回闽西苏区。莆田工作由王于洁、蒋声、郭寿銮负责。为了保证省委巡视员的安全,王于洁等力劝邓子恢暂离莆田,由地下交通员护送,经江口去福州,转赴闽东巡视工作。此后闽中党组织领导人王于洁、王纪修、蔡文焕、黄国璋、苏华等都曾来校开展革命工作。解放前夕,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莆田做了许多革命宣传工作。省三小学交通站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为蔡氏宗祠,坐北朝南,两层土木结构的五间厢,占地面积750平方米。1926年秋省三小学迁址于此,1988年,村内两所小学合并后,省三小学校舍一直闲置,因年久失修,校舍后墙部分损坏。2008年,在村民的支持下,捐资15万多元,对校舍进行修缮,并在二楼大厅建立省三小学交通站纪念堂,展出了莆田革命斗争事迹和10多位先烈照片以及革命先辈反映革命史的诗词和书法作品。中厅左边后房为邓子恢居室,门上挂着闽中老同志张兆汉题写的“子恢室”牌匾,室内展出了邓子恢当年居住时的简式眠床、办公桌椅。
东泉圆通寺军事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东泉村溪南自然村。1930年3月,中共莆
外坑苏区反“围剿”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白云村芦尾自然村。外坑苏维埃政权的建
山溪红军洞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山溪村下田自然村寨垵溪畔。1936年9月,王于洁
雁阵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鳌山村岐头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岩浔宫,昭灵祖庙
闽中支队印刷厂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大洋村洋边自然村。1949年3月,闽中支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