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6师机关旧址杨氏宗祠位于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
蛟湖渡口是当时将乐县城与明溪及将乐南部交通的唯一通道。1933年8月,红6师进驻蛟湖村扼守交通要道咽喉,师机关就设在杨氏宗祠内。期间,红军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成立了蛟湖乡苏维埃政府及赤卫队。罗先水、杨明章、熊求发分别任土地委员、分田委员、宣传委员。杨荣富等该村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黄求茂、杨胜顺、杨玉真、廖先福等参加了赤卫队。红军在宗祠围墙等周边书写有“扩大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六岁以上儿童参加儿童团”等宣传标语。红军大部队经过蛟湖渡口时,红军发动群众将全村数百个“米箩”、“谷斗”装上石块沉入河床作为临时桥墩,上边铺设从群众家拆下的门板,搭成便桥。最多一次,有数千名红军通过。9月12日,国民党军马鸿兴部几百敌军企图绕道白莲、水口,增援将乐县城守敌。红军命令18--兵1连加强蛟湖渡口守卫,破坏道路,毁坏渡船,加强对水口、黄潭的警戒。红军撤离蛟湖村时,留下1匹战马送给赤卫队,鼓励他们坚持游击斗争。
红6师机关旧址原为蛟湖村杨氏宗祠,始建于清代(1717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矮围墙连门亭、内空坪、中通道、下堂及廊庑、天井、上堂、后花台、护厝等组成。
红6师机关旧址杨氏宗祠于2003年6月被将乐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保护单位。
五马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将乐县古镛镇城南五马山上。将乐县于1931年6月成立县苏维埃
万全碗碟墩窑址位于万全乡竹舟村,以碗碟墩为中心,周围3个山坡均分布有窑址。产品有青瓷
肖坊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团旧址位于将乐县大源乡肖坊村,年代为1931年。简介:包括张氏
积善侍郎墓遗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年代为南宋。简介:2003年考古发掘。墓葬由围
将乐中央苏区县纪念馆位于将乐县古镛镇滨河北路32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将乐是中央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