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办公遗址(中山公园内仰文楼)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延安北路与新华西路交汇处中山公园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仰文楼历史上原是漳州府衙的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当时漳州知府魏荔彤为纪念朱熹任漳州知府时昌盛文风而将府衙后楼房改建而成,命名为“仰文楼”,此后成为漳州文人的活动场所。仰文楼原是二层0-式结构,占地900余平米,二楼东西两侧各有空中0-,十分精致。1938年毁于日本飞机的轰炸,1942年重建为一层的结构,占地面积不变。
这里距东坂后基督教堂只有80余米,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即在此办公。5月1日,王占春在仰文楼北侧主持召开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军民万人大会,热烈庆祝红军攻占漳州取得胜利。在庆祝大会上,东路军和省委负责同志都作了重要讲话。同时,审判了国民党张贞师的一个旅的参谋长,并将没收地主、豪绅的粮食、财物分给到会的贫苦工农群众。
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对促进闽南革命武装斗争,建立红色地方政权,协助中央红军东路军完成东征扩军、筹款、宣传三大任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浦头大庙年代:清座落地点:漳州市芗城区港口街道浦头港北侧简介:又称崇福宫,主祀关帝,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又称"芝山红楼"。这里原来是美国教会学校"寻源中学",
简大狮避难所位于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年代为1898年。简介:清光绪二十四年(189
牌坊又称石坊、牌楼,漳州方言称其为“荷表”,意思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纪念建筑。漳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位于芗城区新华北路与福漳公路交叉口,建于1984年7月,由主体和背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