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寺摩崖石刻位于太湖县城西北20公里寺前镇佛图村佛图组村境内大尖山上。
公元316年晋代天竺高僧佛图澄云游到此并建佛图寺而得名佛图山。佛图寺摩崖石刻分布在寺四周的石壁上。
佛图山,山高险峻,摩崖石刻众多,部分石刻因年久风化,不可尽辨。其中,以明代石刻尤为引人注目,最为突出的要首推明代哲学家罗汝芳和太湖知县李盛英、清代太湖县知县王大谟、清初诗人马人龙等。清乾隆县志载,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到佛图山游览,并留有诗赋石刻,惜年久现难以寻觅踪迹。
清人王大谟书《游佛图寺》诗,位于入山口路径右侧的“屏风石”,长7.2米,高3米,面平如削,宛如屏风,诗44句,220字,石刻面积15平方米。进入佛图山,有一天然石门,由三块巨石二峙一覆形成,明人李盛英在其檐额上篆刻“天就门”三字,门内右石壁上阴刻有罗汝芳行书“闽狮界陈时范仰山林鹏肝近溪罗汝芳乙卯秋书天石纪游”24个字,左壁刻有无名氏行书“洞门深锁”四字,顶部有石刻“天石”,另有多处石刻不可尽辨,在天就门外左侧石壁上刻有大量石刻,年久风化,不能一一辨认。
天就门北30米处有佛图寺,寺左下侧有“飞来泉”,又名“飞瀑”。两侧有“球琳”、“天上来”、“飞泉”、“尘襟洗尽”、“且来观”等石刻。
佛图寺后山,沿石级迂回曲折而上,沿途有“八正桥”、“如意桥”、“披云石”等石刻及明代福建长乐县进士陈时范题刻“锦石巧留天柱塔,青山应作状元峰”。至天柱塔,塔由五块巨石叠成,高约20米,上大下小,高耸欲倾,塔下石壁上刻有罗汝芳楷书阴文“天柱峰”三字,另有清太湖教谕阮裕楷书阴刻“乾坤一柱”四字等。塔底有洞,洞壁刻有无名氏楷书双钩文“生白”二字。
佛图寺环境优美,奇石异景,老翠竹满山,古诗云“清幽胜似小蓬莱”,历代文人默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和赞美的诗篇,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游历。1982年10月,太湖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各石刻群石刻。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20米。
延伸阅读:
·安庆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位于安徽太湖县大石乡大明村小屋组。1939年
从花亭湖大坝以下到龙山山脚一带的水面,俗称“湖外湖”,全长2000米,宽100—60
情人岛位于凤凰山脚下,由伸向湖中的半岛和一个孤立的小岛组成,占地30亩,建筑面积40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
太湖龙门桥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马嘶村,年代为清。2012年,太湖龙门桥被安徽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