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禅寺,古名广福教寺,俗称东寺,坐落在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东北郊的明道村。寺院南临新通扬运河,西南倚凤山及韩国钧先生的墓区,西侧是规划中占地数十亩的凤山公园,东北近秀丽的紫石中学,东为宽阔的凤山大道,加之闻名的海安十景之一“凤山早”,寺院内庄严的晨钟暮鼓,幽雅别致的周边环境,使广福禅寺成为海安一处极好的风水宝地。
民国35年(1946)因战事,部分庙房被拆,但大雄宝殿仍存,建国后,一度为海安县中学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海安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将大雄宝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2年为广福禅寺重新规划新址,同时拨出巨资,由无锡市古建筑公司承建,将大雄宝殿原拆原建于现址。按统一规划设计,分期实施到位的原则,将这一历经沧桑的古寺庙重建成目前在苏中地区仍具相当规模的一方名刹。使国家宗教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县西北部约28公里处。青墩遗址首次发现于1973年。1976年春,南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位于海安县海安镇。1946年夏,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位于江苏省南
青墩遗址诞生于海安里下河水乡,而海安民间流传的关于白龙的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就出在那里
交运路13号明代住宅位于海安市海安镇交运路街13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